2024年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趋势
算力将推动和加速数字经济产业发展1.1东西方算力网络总体布局增加数据规模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中心、能源消耗、能源节约、分配和使用等在国家层面,“东数据西计算”布局规划,从东向西计算存储。
东部地区数据量大,数据中心多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能够满足需求。
随着西部地区绿色能源装机容量的增加,“东数西数”推广使用绿色能源,解决东部地区的供电问题,降低数据中心的制冷能耗。
国家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地区以及电力、气候适宜的地区部署大型数据中心国家枢纽。
并介绍了数据中心集群建设情况。
2021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印发实施方案,确定在多个地区建设国家枢纽节点。
随后,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8个国家计算中心节点和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全部获批。
2023年9月,六部门发布联合行动计划,强调提高国家枢纽算力设施利用率。
12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实施意见称,到2025年底,新增算力覆盖全国算力60%以上。
国家枢纽算力资源使用将大幅增长,同时计算网络实现1ms、5ms、20ms时延,绿色能源覆盖新建数据中心80%以上。
国家中心节点。
1.2我国是智能计算加快电力发展正在推动国家综合算力网络建设,包括通用算力、智能算力和超级算力。
智能算力占总算力比重增长至25.4%,同比增长45%。
2023年9月六部门联合发布的行动计划指出,到2025年,全国算力规模超过300EFLOPS,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5%。
算力发展加速,有望提前实现2025年国家目标。
当年2023年,我国数据中心机架总数将突破810万个标准机架,总算力达到230EFLOPS,智能化达到30%,增长率达到70%。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预计全国计算机强国建设将快速加大。
1.3集中发布地方算力建设政策。
安徽省计划到2025年数据中心机架不少于45万个,算力达到14.6EFLOPS,智能算力达到12EFLOPS以上。
贵州省计划到2025年实现计算供给均衡,算力总规模达到80EFLOPS,超级计算和智能计算占有率达到35%。
上海智能算力规模计划到2025年达到30EFLOPS以上,增幅超过50%。
广东省目标到2025年建成50%的智能算力和10个智能计算中心,实现38EFLOPS算力标杆。
江苏省将在2030年加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数据中心机架规模将达到120万个标准机架,总算力将超过50EFLOPS,智能算力增长45%以上。
北京将重点建设大型智能计算集群,到2025年实现45EFLOPS的智能计算供给率。
人工智能驱动技术变革2.1GPU需求增长趋势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AI服务器对GPU的需求大幅增加,GPU的需求显着增加。
英特尔数据中心业务自2022Q2以来已连续七个季度同比下滑,从2021Q4峰值的73.1亿美元下降至2024Q1的30.4亿美元。
AD数据中心业务收入2023Q2和2023Q3分别下降11%,2023Q4和2024Q1同比增长38%和77%。
NVIDIA数据中心业务收入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42.84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225.63亿美元,同比增长119%,环比增长23%。
2.2大模型推动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大模型人工智能对技术迭代速度、算力和能源需求、产业竞争格局和潜在影响具有重大影响。
技术迭代步伐大幅加快,大规模AI能力随着高级应用更新不断突破。
对计算能力的需求急剧增加。
大模型在现有领域取代人工智能,在未知领域充当助手,一些行业和个人的竞争力受到影响。
人工智能正在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塑造各国竞争格局。
主要产业重要性持续提升3.1随着美国芯片禁令不断加码,美国对AI芯片的限制不断收紧,这将导致华为等企业面临严重的芯片生产问题。
华为手机芯片已从自家产品转向高通产品,消费者业务板块营收大幅下降。
美国加大对AI芯片的出口管制,将对该国高端芯片的供应产生普遍影响。
3.2华为引领发现意义华为通过打造自己的核心能力,成为国内厂商的领军者。
在软件和芯片层面,华为自主研发开发编译器、集成语言、鸿蒙操作系统、GuassDB数据库、MetaERP和EDA软件。
华为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了产品全覆盖,在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国产化方面取得了进展。
3.3扩大翻译范围国内问题呈现全面落实的趋势。
当年从2021年起,我国自主集成电路进口率从94%下降到77%。
在运营商采购中,本地服务器采购率逐年上升,电信服务器集中采购已达到27%。
随着中国移动集中采购AI服务器,国产化率达到70%、100%,创下行业新纪录。
4、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迫切需要揭示数据元素的价值。
阐述了信息资产的特征、权利义务、使用、开发、价值评估、收益分配、信息披露等。
国家信息局的成立,引入综合信息资产的流程管理,公开信息组件的价值。
4.2数据交易的价值数据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可以在交易中找到新的价值。
从数据可视化、云化、中心化到知识、数据存储和交易,系统信息将刺激并为经济提供新的增长点。
什么是IDC?未来IDC的趋势与发展。
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是提供高速互联网接入带宽、高性能局域网、机房环境等齐全设备以及专业管理和应用服务的平台。为用户提供服务器托管、虚拟主机、邮件缓存等基础服务,以及站点租用、域名系统、负载均衡、数据库、数据备份等增值服务。
互联网基础设施。
用房屋建设来类比,IDC的业务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个是自建自用,比如运营商自建自用。
第二种选择是通过向IDC厂商等租地自建。
大型互联网公司等租赁公司。
政府机关、银行、中小企业等一般租户为纯租户。
IDC的发展也伴随着互联网的需求,提供服务器托管、空间租用、网络带宽等服务,成为数据存储和分发的中心。
IDC市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持续增长,2020年将达到近2000亿。
市场主要由运营商和第三方IDC厂商组成,运营商市场份额超过60%,但核心城市IDC资源不足,市场化程度不高。
阿里云、腾讯云、百度等各大互联网公司纷纷加入IDC市场,加大数据中心建设投入。
各大互联网企业的参与将推动数据中心市场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方向发展。
未来IDC市场将由云计算巨头主导,IDC服务商紧随其后。
虽然IDC服务商在数据中心运维、服务器托管等方面具有优势,但各大互联网公司自研的数据中心也存在问题。
2021年数据中心发展趋势包括数据中心加速、向5G迁移、混合云等。
数据中心转变为软件可编程计算单元,以支持高性能计算和数据分析等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