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 linux下磁盘分区
区分Linux下磁盘分区步骤在Linux系统中,磁盘分区与Windows不同。
主要区别在于磁盘设备命名规则和分区结构。
在Linux中,IDE硬盘的范围从hda到hdz,最多4个。
SCSI、SATA、USB硬盘用sdx(a-z)表示。
从 sdb5 开始。
要查看设备名称,请使用 fdisk -l 命令。
首先,通过ssh登录系统,使用fdisk -l查看当前磁盘状态。
例如,我们计划对一块10G未分区的hdb硬盘进行如下操作:创建一个3G主分区(ext3格式)和三个2G逻辑分区。
步骤如下:
选择n 创建新分区,然后选择p 创建新主分区,并输入1 作为分区号。
将起始列设置为默认值,然后输入+3G作为分区大小。
确认分区成功后,输入n新建扩展分区,选择e,输入2输入分区号。
为扩展分区创建两个2G的逻辑分区,然后将剩余空间分配给最后一个逻辑分区。
最后输入w保存并退出fdisk,使用mkfs-text3分别格式化新分区。
包括检查设备、新建设备、设置大小、确认、格式化的整个过程。
完成后,hdb磁盘分区就完成了。
对于fdisk和mkfs命令你需要了解它们的参数的含义,例如m表示帮助,n表示创建,p表示查看,w表示写入等。
此外,您可以使用 mkswap 命令创建交换。
linux中磁盘分区可能出现的情况
Linux中磁盘分区有哪些可能的情况?
1 磁盘分区的本质是对上面提到的扇区1的前446字节(2Td)之后的接下来的64字节设置分区表,进行分区(适合大于2T的较大磁盘分区)。
2、磁盘的分区表大小只有64字节,仅支持四个分区表(主+扩展)
3、磁盘分区的最小单位是柱面(柱面)
4、扩展分区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基于扩展分区创建逻辑分区。
5 扩展分区有自己的分区表,因此扩展分区下可以有多个逻辑分区。